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
深度关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地质医生:在喜马拉雅解剖“上古灾害”

发布时间:2021-09-18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原标题:地质医生:在喜马拉雅解剖“上古灾害”

  新华社乌鲁木齐918日电 题:地质医生:在喜马拉雅解剖“上古灾害”

  新华社记者杜刚

  8月21日至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教授李渝生一行8人,连续在高原奔波、在险峻的陡坡取样、忍受着高原反应进行测绘、深夜撰写工作日志……28天中,科考队员4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先后抵达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南缘,完成了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中的喜马拉雅山脉灾害链考察工作。

  李渝生说,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调查喜马拉雅山脉地质灾害链的形成环境和条件、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科考队员如同法医,解剖着喜马拉雅山脉的“上古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以及堰塞湖等。然而,多数堰塞湖已经溃决,经过数万年演变,“死去”的滑坡上已经建起了村庄,泥石流堆积体也经历了风沙活动的改造,因此,“上古灾害”并不容易辨别、寻找。

  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一个山脚下,满脸胡须、面部黝黑、嘴唇皲裂的科考队员王昊,指着垂直地面高达百米的沉积剖面说,从这些大型倾斜层理可以看出,数万年前,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区域内存在一个巨大的堰塞湖。

  王昊和同事们爬上这个沉积剖面,将手腕粗、30厘米长的空心铁皮管一端塞入棉花,再用锤子将其打入沉积物内,进而获得未经曝光的沉积物测年样品。

  除了取样,他们还通过无人机勘测获取高精度地形高程数据,分析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数万年前的地质灾害,以便后期建立一个堰塞湖数据库,进而全面研究它们的形成与演化,为喜马拉雅山脉区域未来可能发生的泥石流、滑坡和冰川堵江等不同原因导致的堰塞湖及其溃决的应急处置,提供“药方”。

  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境内,超过海拔5000米的冰川下有一个湖泊——朗错。通过分析坝体形态特征,科考队初步分析判断这是一个冰川终碛体形成的堰塞湖,即冰湖。冰湖是喜马拉雅山脉常见的堰塞湖类型之一。

  “这个堰塞湖在1966年前溃决过一次,溃口形态非常典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总体来看,很多堰塞湖的溃决缺乏实时观测数据,所以我们需要调查包括朗错在内的不同类型堰塞湖留下的证据,进而总结堰塞湖的演化规律。科考人员和相关部门了解并建立这类灾害的数据库后,可以制定相应措施。”王昊说。

  经过28天调查,科考队发现,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很多堰塞湖的持续时间很长,它们的库区已被沉积物填满,在坝体上游形成了宽阔的河谷,很多村庄都建在这里。王昊说:“这个现象很有启发性。并不是所有堰塞湖都会溃决,有些堰塞湖可以存在成千上万年,其塑造的地形也成为峡谷中重要的人类聚居地。在现代堰塞湖的处置中,若能够分析确认堰塞湖坝体的稳定性,就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这也是我们研究堰塞湖的最终目标。”

  一生致力于工程地质研究的李渝生认为,王昊的想法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巴基斯坦的阿塔巴德堰塞湖就通过加固坝体,使其成为一座水库,造福一方。

  科考队员们返回单位后,要花费数月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撰写报告。

中国公众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